信息爆炸與信息碎片化疊加,打開手機似乎無所不能學。而放眼世界,又似乎皆可為師,那么,到底何以為師? 以茶為師,學高為師,身正為范,老師是集大成者,學生時代以老師為師。以人為師,工作之后,身邊高人很多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,以優秀的人為師,或是學習他人的長處。以已為師、無師自通也是有的,但這個需要高度的內省和自律,學會自我認同與肯定。以書為師,閱讀仍是簡單而高貴的生活,好書是人類情智的高度濃縮,書讀多了,內心自然得到涵養。以水為師,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。以玉為師,乘物游心,如此提高內心的修為、審美、趣味。如君子比德于玉,如謙謙君子,溫潤如玉。以天為師,道法自然,董其昌《畫禪室隨筆》云:“畫家以古人為師,已自上乘,進此當以天地為師?!?/p> 茶是我們的生命老師。好山好水出好茶,茶是山水有相逢。在杭州西湖附近看過清秀可人的龍井茶園,也翻山越嶺看過遒勁古樸的普洱茶山,郁郁蔥蔥,巍峨繁茂,茶樹的生命充滿著驚人的張力。茶是一片葉子的故事,綠色是茶園的主色調。茶樹有其合理的生長環境,尊重茶樹的生長規律,不過度采摘,不破壞生態環境,才能保證持續發展?!吧鷳B茶園”這些年提倡并實踐,恢復和重建茶園的立體生態系統,讓茶樹回歸到自然生長狀態后天性得以釋放。在這樣的環境中,茶也兼容并蓄、博采眾長,香氣、口感、厚度等品質也大大提升,“生所當尊”,明人高濂在《遵生八箋》里如是說。 茶還是我們的哲學老師?!跋瓤嗪筇稹币咽遣璧膹V譜哲學,杯中窺茶,細細查看,茶的哲學何止這一條呢?一片茶葉,經受過高溫的炒制,又在沸水沖撫浸泡中安然綻放,淡定旋轉,又恢復原初,瀟灑自如?!凹搴桶径紩兂雒牢丁?,茶葉也要經受一番“折磨”方能成就美妙的滋味。人生有尺,做人有度,泡茶,最要講究的,是一個“度”字。投茶量,要剛好,多了濃郁,少了寡淡。水溫,要剛好,高了低了都泡不出一杯好茶。當然,“度”還要因茶而異。見茶不是茶,同樣一杯茶,佛家看到的是禪,道家看到的是氣,儒家看到的是禮,茶這位哲學老師,豐富著我們的覺知。 佳茗似佳人,香揚水柔的茶是女性化的,恬淡清醒的茶亦如君子。南方有嘉木,蘇軾的《葉嘉傳》,以擬人的手法為茶葉立傳,一個立體豐滿的茶葉精神形象栩栩如生,親切可感:“容貌如鐵,資質剛勁”“風味恬淡,清白可愛”“有濟世之才”,這樣的茶,堪稱人生老師了。(設備項目部 尹邵勇)
|